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1 | 下载46

目的 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 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覆盖率、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在2种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IB-IMRT技术的瘤床区和全乳靶区覆盖率,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似,分别为99.5%和99.2%,99.1%和98.6%.与切线野技术相比较,SIB-IMRT计划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769.12 cGy减少到425.12 Gy;患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1 586.67 cGy减少到1 125.77 cGy、从27.3%到21.4%;对侧乳腺的Dmean从73.5 cGy减少到21.2 cGy.结论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比,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优势在于: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OARs的受照射剂量与容积,减少了总的治疗时间.

作者:李楠;李光;赵欣宇;张硕;夏兵;王志宇

来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年 4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1 | 下载:46
作者:
李楠;李光;赵欣宇;张硕;夏兵;王志宇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 年 40卷 7期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治疗 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
目的 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 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覆盖率、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在2种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IB-IMRT技术的瘤床区和全乳靶区覆盖率,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似,分别为99.5%和99.2%,99.1%和98.6%.与切线野技术相比较,SIB-IMRT计划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769.12 cGy减少到425.12 Gy;患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 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1 586.67 cGy减少到1 125.77 cGy、从27.3%到21.4%;对侧乳腺的Dmean从73.5 cGy减少到21.2 cGy.结论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比,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优势在于: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OARs的受照射剂量与容积,减少了总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