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8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大鼠结肠跨膜转运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短路电流(short circuit current,ISC)技术,体外测量动物跨膜电流及电阻变化的方法.结果 在基底膜侧使用大黄素(1.0、10、100、500和1000 μmol·L-1),其短路电流变化呈现浓度依赖增加,ΔISC的增加分别是(17.8±3.7) μA·cm-2(n=4)、(52.5±3.5) μA·cm-2(n=7)、(124.9±12.0) μA·cm-2(n=10)、(169.0±21.4) μA·cm-2(n=12)和(251.8±36.2) μA·cm-2(n=9),EC50为76.0 μmol·L-1;而跨膜电阻在大黄素浓度为1、10和100 μmol·L-1以下时无明显变化,当大黄素浓度达到500 μmol·L-1和1.0 mmol·L-1时,膜电阻明显降低,分别从(41.2±4.4) Ω·cm2和(44.5±5.4) Ω·cm2降至(26.3±2.5) Ω·cm2和(23.4±2.3) μA·cm2.在顶膜侧使用上皮Na+通道阻断剂阿米洛利预处理后,对100.0 μmol·L-1大黄素引起的ISC变化无明显影响.在去除Cl-的Krebs溶液中,大黄素100.0 μmol·L-1引起的ISC变化降低约76.3

作者:徐敬东;王文;李利生;郭华;陈昕;侯晓莉;朱进霞

来源: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 年 24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6 | 下载:8
作者:
徐敬东;王文;李利生;郭华;陈昕;侯晓莉;朱进霞
来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 年 24卷 10期
标签:
大黄素 结肠 离子分泌 短路电流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大鼠结肠跨膜转运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短路电流(short circuit current,ISC)技术,体外测量动物跨膜电流及电阻变化的方法.结果 在基底膜侧使用大黄素(1.0、10、100、500和1000 μmol·L-1),其短路电流变化呈现浓度依赖增加,ΔISC的增加分别是(17.8±3.7) μA·cm-2(n=4)、(52.5±3.5) μA·cm-2(n=7)、(124.9±12.0) μA·cm-2(n=10)、(169.0±21.4) μA·cm-2(n=12)和(251.8±36.2) μA·cm-2(n=9),EC50为76.0 μmol·L-1;而跨膜电阻在大黄素浓度为1、10和100 μmol·L-1以下时无明显变化,当大黄素浓度达到500 μmol·L-1和1.0 mmol·L-1时,膜电阻明显降低,分别从(41.2±4.4) Ω·cm2和(44.5±5.4) Ω·cm2降至(26.3±2.5) Ω·cm2和(23.4±2.3) μA·cm2.在顶膜侧使用上皮Na+通道阻断剂阿米洛利预处理后,对100.0 μmol·L-1大黄素引起的ISC变化无明显影响.在去除Cl-的Krebs溶液中,大黄素100.0 μmol·L-1引起的ISC变化降低约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