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10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丹参饮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丹参饮中丹参、檀香、砂仁的活性成分和其对应靶点蛋白,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查找结肠癌的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运用Cytoscape 3.7.0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图,依托R 4.0.2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 GG通路分析,最后将关键通路中重要靶点和网络关系图中的重要活性成分进行Surflex-Dock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丹参饮活性成分78个,靶点142个,结肠癌靶点3239个,其交集靶点105个,对应活性成分69个.KEGG分析得主要信号通路PI3K/AKT.将活性成分木犀草素(Luteolin)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与蛋白激酶B(AKT1)进行分子对接,两个活性成分与AKT1均有氢键作用.结论 丹参饮可能对结肠癌治疗有一定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 K/AKT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赵欢;开国银;韩冰

来源: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2 年 3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7 | 下载:105
作者:
赵欢;开国银;韩冰
来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2 年 38卷 4期
标签:
丹参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结肠癌;作用机制;PI3 K/AKT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丹参饮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丹参饮中丹参、檀香、砂仁的活性成分和其对应靶点蛋白,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查找结肠癌的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运用Cytoscape 3.7.0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图,依托R 4.0.2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 GG通路分析,最后将关键通路中重要靶点和网络关系图中的重要活性成分进行Surflex-Dock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丹参饮活性成分78个,靶点142个,结肠癌靶点3239个,其交集靶点105个,对应活性成分69个.KEGG分析得主要信号通路PI3K/AKT.将活性成分木犀草素(Luteolin)和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与蛋白激酶B(AKT1)进行分子对接,两个活性成分与AKT1均有氢键作用.结论 丹参饮可能对结肠癌治疗有一定积极意义,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 K/AKT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