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9 | 下载17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诱导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20 nm和50 nm SiO2 0~1000 mg·L-1处理A549细胞24 h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纳米SiO2 25,50和100 mg·L-1处理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自由基(NO·)、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膜ATP酶的活性变化;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坏死细胞形态.结果20 nm和50 nm SiO2对A549细胞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30 ±4和(120±14)mg·L-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纳米SiO2引起A549细胞内O2-,·OH,H2O2和NO·含量显著增加(P<0.05),ROS过量产生(P<0.05),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细胞存活率与ROS及MDA含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R2=0.954和R2=0.937),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与坏死.结论纳米SiO2可诱导细胞自由基过量生成,氧化应激反应加剧,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膜受损和细胞功能障碍,以及引发细胞凋亡与坏死,产生细胞毒性.

作者:焦常平;叶亚婧;张渊;高峰

来源: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3 年 2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9 | 下载:17
作者:
焦常平;叶亚婧;张渊;高峰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3 年 27卷 6期
标签:
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 自由基 细胞凋亡 silicon dioxide nanoparticles free radicals apoptosis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诱导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20 nm和50 nm SiO2 0~1000 mg·L-1处理A549细胞24 h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纳米SiO2 25,50和100 mg·L-1处理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一氧化氮自由基(NO·)、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膜ATP酶的活性变化;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坏死细胞形态.结果20 nm和50 nm SiO2对A549细胞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30 ±4和(120±14)mg·L-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纳米SiO2引起A549细胞内O2-,·OH,H2O2和NO·含量显著增加(P<0.05),ROS过量产生(P<0.05),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细胞存活率与ROS及MDA含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R2=0.954和R2=0.937),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与坏死.结论纳米SiO2可诱导细胞自由基过量生成,氧化应激反应加剧,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膜受损和细胞功能障碍,以及引发细胞凋亡与坏死,产生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