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1 | 下载0

目的:探讨边支保护技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完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边支保护技术在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相关评价指标包括(1)影像学:靶病变血管及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情况;(2)临床表现:72 h内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及1个月随访结果。结果:共9例患者在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了边支保护,术后靶血管血流均明显改善,且病变累及的分支血管血流没有受到影响;术后72 h内及1个月的随访,均无任何缺血性卒中及TIA事件发生。结论:合理地应用边支保护技术,可有效减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作者:端光鑫;罗云;李敬伟;那世杰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2022 年 24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1 | 下载:0
作者:
端光鑫;罗云;李敬伟;那世杰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2022 年 24卷 2期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狭窄 边支保护 介入治疗 Intracranial arteriosclerosis Stenosis Side branch protect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目的:探讨边支保护技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完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边支保护技术在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相关评价指标包括(1)影像学:靶病变血管及分支血管的血流通畅情况;(2)临床表现:72 h内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事件及1个月随访结果。结果:共9例患者在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了边支保护,术后靶血管血流均明显改善,且病变累及的分支血管血流没有受到影响;术后72 h内及1个月的随访,均无任何缺血性卒中及TIA事件发生。结论:合理地应用边支保护技术,可有效减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