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97

目的 探究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截至2020年2月15日发表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药物相互作用、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99篇文献,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39.6±14.8)岁;艾滋病110例,艾滋病毒暴露后预防10例.不良反应中位出现时间为1.0(0.3~5.0)个月,用药10天内出现的有40例.所有时间段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内分泌代谢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等为主;用药10天内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损害为主,其中急性肾损伤、白细胞减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皮疹、瘙痒等较为多见.120例不良反应中48例是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所致,主要涉及氟替卡松、曲安奈德、长春碱、他克莫司、华法林、左甲状腺素、多西他赛、麦角胺等.经过治疗后,111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好转,4例患者症状恶化,5例患者死亡.结论 应重视用药初期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所致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确保用药

作者:蔡俊;李慧馨;刘梦颖;姚瑶;葛卫红

来源:中国药物警戒 2020 年 1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97
作者:
蔡俊;李慧馨;刘梦颖;姚瑶;葛卫红
来源:
中国药物警戒 2020 年 17卷 6期
标签: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目的 探究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截至2020年2月15日发表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药物相互作用、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99篇文献,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39.6±14.8)岁;艾滋病110例,艾滋病毒暴露后预防10例.不良反应中位出现时间为1.0(0.3~5.0)个月,用药10天内出现的有40例.所有时间段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内分泌代谢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等为主;用药10天内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损害为主,其中急性肾损伤、白细胞减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皮疹、瘙痒等较为多见.120例不良反应中48例是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所致,主要涉及氟替卡松、曲安奈德、长春碱、他克莫司、华法林、左甲状腺素、多西他赛、麦角胺等.经过治疗后,111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好转,4例患者症状恶化,5例患者死亡.结论 应重视用药初期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所致的不良反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确保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