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9 | 下载53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活性与菌株毒力及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收集鉴定出的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株[最小抑菌浓度(MIC)≥1 mg/L]和敏感株(MIC≤0.125 mg/L)各20株分别接种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培养基上,计算Pz值,比较2组菌株的SAP活性;制备小鼠人工菌血症模型,观察1个月,比较各组小鼠的死亡率和生存率。结果耐药组和敏感组菌株均可产生特异性透明环,其Pz值分别为0.611±0.015和0.667±0.015,2组菌株SAP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35,P<0.01);耐药组小鼠死亡16只,敏感组死亡7只,2组小鼠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P=0.004)。结论白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SAP的活性、毒力及对小鼠的致病性均高于敏感株;菌株毒力随着Sap活性的增强而增强;白念珠菌SAP与耐药有一定关系。

作者:潘彦卫;冯文莉;杨静;奚志琴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年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9 | 下载:53
作者:
潘彦卫;冯文莉;杨静;奚志琴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年 5期
标签:
白色念珠菌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毒力 耐药性 Candida albicans Secreted aspartic proteases Virulence Drug resistance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活性与菌株毒力及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收集鉴定出的白色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株[最小抑菌浓度(MIC)≥1 mg/L]和敏感株(MIC≤0.125 mg/L)各20株分别接种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培养基上,计算Pz值,比较2组菌株的SAP活性;制备小鼠人工菌血症模型,观察1个月,比较各组小鼠的死亡率和生存率。结果耐药组和敏感组菌株均可产生特异性透明环,其Pz值分别为0.611±0.015和0.667±0.015,2组菌株SAP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35,P<0.01);耐药组小鼠死亡16只,敏感组死亡7只,2组小鼠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P=0.004)。结论白念珠菌伊曲康唑耐药菌株SAP的活性、毒力及对小鼠的致病性均高于敏感株;菌株毒力随着Sap活性的增强而增强;白念珠菌SAP与耐药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