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4 | 下载26

目的 通过观察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内分泌科初次确诊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35~65岁,平均(50±1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34例)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皮下注射,每周1次;B组治疗组(35例)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0.5 ml:200μg/支)皮下注射,每周1次.2组均联合二甲双胍片500 mg口服,每日3次.用药12周,随访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和随访4周、随访12周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MBI)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A组对照组和B组治疗组FBG、2 h PBG、HbA1c、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均<0.05),但B组治疗组较治疗前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治疗后比较,B组治疗组FBG、2 h PBG、HbA1c、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较A组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对照组有2例(6%)恶心;B组治疗组有6例(17%)恶心,2例(6%)头痛,上述不适症

作者:田雄涛;刘立栋;刘晓宇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2 年 22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4 | 下载:26
作者:
田雄涛;刘立栋;刘晓宇
来源: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2 年 22卷 3期
标签:
糖尿病,2型;肥胖症;门诊医疗
目的 通过观察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内分泌科初次确诊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35~65岁,平均(50±1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34例)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皮下注射,每周1次;B组治疗组(35例)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0.5 ml:200μg/支)皮下注射,每周1次.2组均联合二甲双胍片500 mg口服,每日3次.用药12周,随访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和随访4周、随访12周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MBI)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A组对照组和B组治疗组FBG、2 h PBG、HbA1c、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均<0.05),但B组治疗组较治疗前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组治疗后比较,B组治疗组FBG、2 h PBG、HbA1c、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较A组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对照组有2例(6%)恶心;B组治疗组有6例(17%)恶心,2例(6%)头痛,上述不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