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14

目的:制备新型载药止血材料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并探讨其体内、体外的抗菌性能.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血余炭作为添加药物,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聚乳酸作为纳米纤维膜基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载药止血材料.采用抑菌环实验法测定医用脱脂纱布、抗菌医用敷料、未载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和载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环直径;选用兔感染创面模型,使用材料对创面进行治疗,通过肉眼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组织内细菌计数等方法对各组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纤维直径相对较小,平均直径为400 nm,载入的血余炭与成纤维聚合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肉眼和组织学观察,血余炭纳米纤维膜治疗后的动物模型伤口炎症反应明显小于其他组;血余炭纳米纤维膜治疗后感染伤口细菌数量为(7.62±1.87)×104个·g-1组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体内、体外抗菌性能.

作者:章杰兵;于雷;刘梅;马静;鲁毅;邱彦

来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2 年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8 | 下载:14
作者:
章杰兵;于雷;刘梅;马静;鲁毅;邱彦
来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2 年 5期
标签:
血余炭 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技术 抗菌 止血材料
目的:制备新型载药止血材料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并探讨其体内、体外的抗菌性能.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血余炭作为添加药物,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聚乳酸作为纳米纤维膜基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载药止血材料.采用抑菌环实验法测定医用脱脂纱布、抗菌医用敷料、未载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和载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环直径;选用兔感染创面模型,使用材料对创面进行治疗,通过肉眼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组织内细菌计数等方法对各组材料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血余炭纳米纤维膜纤维直径相对较小,平均直径为400 nm,载入的血余炭与成纤维聚合物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肉眼和组织学观察,血余炭纳米纤维膜治疗后的动物模型伤口炎症反应明显小于其他组;血余炭纳米纤维膜治疗后感染伤口细菌数量为(7.62±1.87)×104个·g-1组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余炭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体内、体外抗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