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98 | 下载179

目的:了解雷公藤制剂所致肝毒性、生殖毒性、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促进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雷公藤制剂引起生殖毒性、肝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的病例,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到32篇文献,涉及病例43例。其中,致生殖毒性文献6篇,病例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伴性欲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卵巢、子宫萎缩等;致肝毒性文献7篇,病例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纳差、乏力、恶心、尿黄、黄疸、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皮疹、发热等;致血液系统毒性文献19篇,病例2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腹痛,腹泻,伴发热,重度贫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严重者可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症、骨髓抑制、类白血病反应等。结论:雷公藤制剂具有肝毒性、生殖毒性和血液系统毒性,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控制合理的给药时间,小剂量、短期用药,关注配伍减毒和禁忌,选用新剂型如缓释片、双层栓剂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玉萌;朱丽萍

来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4 年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98 | 下载:179
作者:
张玉萌;朱丽萍
来源: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4 年 3期
标签:
雷公藤 肝毒性 生殖毒性 血液毒性 药品不良反应 Tripterygium wilfordii Liver injury Reproductive toxicity Hematotoxicity Adverse drug reaction
目的:了解雷公藤制剂所致肝毒性、生殖毒性、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促进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雷公藤制剂引起生殖毒性、肝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的病例,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到32篇文献,涉及病例43例。其中,致生殖毒性文献6篇,病例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伴性欲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卵巢、子宫萎缩等;致肝毒性文献7篇,病例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纳差、乏力、恶心、尿黄、黄疸、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皮疹、发热等;致血液系统毒性文献19篇,病例2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腹痛,腹泻,伴发热,重度贫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严重者可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症、骨髓抑制、类白血病反应等。结论:雷公藤制剂具有肝毒性、生殖毒性和血液系统毒性,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控制合理的给药时间,小剂量、短期用药,关注配伍减毒和禁忌,选用新剂型如缓释片、双层栓剂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