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70

目的:利用纤维束成像技术探讨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和方法:19例累及基底节、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白质区域而无皮质灰质受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3.0T MR仪上进行了全脑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DTI数据在个人电脑上采用三个感兴趣区(ROI)并利用线性扩展法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通过比较梗死病灶和CST的空间关系,判断卒中后CST受损的类型及其损伤程度,对卒中后预后的评价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CST受损的程度和发病3个月的mRS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病灶大小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灶和皮质脊髓束(CST)的关系有3种:CST完整、CST部分受侵和CST完全受侵.CST完整的患者恢复最好,CST完全受侵的患者预后较差,CST部分受侵的患者预后介于两者之间,三者的预后差异显著(F=15.14,P<0.001).卒中后患者的预后与CST受侵犯的程度密切相关(r=0.81,P<0.01),而和病灶的大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0.383,P=0.105).结论:利用纤维束成像能够显示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情况,皮质脊髓束的损伤与脑梗死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作者:倪建明;沈天真;陈星荣;李克

来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年 1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0 | 下载:70
作者:
倪建明;沈天真;陈星荣;李克
来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7 年 13卷 4期
标签: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成像 皮质脊髓束
目的:利用纤维束成像技术探讨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材料和方法:19例累及基底节、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白质区域而无皮质灰质受累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3.0T MR仪上进行了全脑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DTI数据在个人电脑上采用三个感兴趣区(ROI)并利用线性扩展法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通过比较梗死病灶和CST的空间关系,判断卒中后CST受损的类型及其损伤程度,对卒中后预后的评价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CST受损的程度和发病3个月的mRS评分进行比较,同时比较病灶大小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灶和皮质脊髓束(CST)的关系有3种:CST完整、CST部分受侵和CST完全受侵.CST完整的患者恢复最好,CST完全受侵的患者预后较差,CST部分受侵的患者预后介于两者之间,三者的预后差异显著(F=15.14,P<0.001).卒中后患者的预后与CST受侵犯的程度密切相关(r=0.81,P<0.01),而和病灶的大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0.383,P=0.105).结论:利用纤维束成像能够显示脑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情况,皮质脊髓束的损伤与脑梗死预后不良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