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18

目的观察不同体温条件下颅脑创伤患者脑部和腹部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及乳酸/丙酮酸(L/P)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插入51例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灌流速度为0.3 μl/min.每小时收集1管透析液,平均收集时间为(67.10±18.27)h;生化分析仪测定收集的透析液中Glu、Lac及丙酮酸浓度.将患者根据所测定的直肠温度(RT)按每1度分组:RT<33.0℃、33.0~33.9℃、34.0~34.9℃、35.0~35.9℃、36.0~36.9℃、37.0~37.9q和≥38.0℃,共7组.结果腹部Glu在各体温下均显著高于脑部Glu(P<0.05),相对正常脑组织中Glu在RT<36.0℃均显著高于受伤区Glu(P<0.05),以33.0~33.9℃时为最高(P<0.05).腹部Lac显著低于脑部的Lac(P<0.05),相对正常脑组织中Lac在RT<35.0℃或≥37.0℃时均显著高于受伤区Lac(P<0.05).受伤脑组织的L/P随着体温的上升而下降(P<0.001);在RT<33.0℃时,L/P值为脑受伤区>腹部>相对正常脑组织;在RT≥34.0℃时,L/P值为相对正常脑组织>脑受伤区>腹部.结论维持RT在33~34℃或36~37℃更有利于患者脑部组织的生化代谢,可能更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只达石;黄慧玲;张国斌;李爱林;范维佳;王辰;莫丽冬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年 2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9 | 下载:18
作者:
只达石;黄慧玲;张国斌;李爱林;范维佳;王辰;莫丽冬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 年 28卷 2期
标签:
颅脑创伤 亚低温 微透析 葡萄糖 乳酸 丙酮酸
目的观察不同体温条件下颅脑创伤患者脑部和腹部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及乳酸/丙酮酸(L/P)等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插入51例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灌流速度为0.3 μl/min.每小时收集1管透析液,平均收集时间为(67.10±18.27)h;生化分析仪测定收集的透析液中Glu、Lac及丙酮酸浓度.将患者根据所测定的直肠温度(RT)按每1度分组:RT<33.0℃、33.0~33.9℃、34.0~34.9℃、35.0~35.9℃、36.0~36.9℃、37.0~37.9q和≥38.0℃,共7组.结果腹部Glu在各体温下均显著高于脑部Glu(P<0.05),相对正常脑组织中Glu在RT<36.0℃均显著高于受伤区Glu(P<0.05),以33.0~33.9℃时为最高(P<0.05).腹部Lac显著低于脑部的Lac(P<0.05),相对正常脑组织中Lac在RT<35.0℃或≥37.0℃时均显著高于受伤区Lac(P<0.05).受伤脑组织的L/P随着体温的上升而下降(P<0.001);在RT<33.0℃时,L/P值为脑受伤区>腹部>相对正常脑组织;在RT≥34.0℃时,L/P值为相对正常脑组织>脑受伤区>腹部.结论维持RT在33~34℃或36~37℃更有利于患者脑部组织的生化代谢,可能更具有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