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0 | 下载0

目的:研究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术产妇180例,年龄23~36岁,体质量55~90 kg,身高150~175 cm,随机、双盲分成6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L23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75%左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至2 mL)于A1组(7.5 mg)、B1组(10 mg)、C1组(12.5 mg),0.75%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至2 mL)于A2组(7.5 mg)、B2组(10 mg)、C2组(12.5 mg),注药时间均为1 mL/5 s.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15 min后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分次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 min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等方面,6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麻醉效果方面,A1组与A2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在麻醉平面及麻黄素使用剂量中,C2组与C1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0.75%左布比卡因(10 mg和12.5mg)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是有效的且安全的.0.75%(10 mg)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也是比较适合的剂量.

作者:秦学斌;廖芝玲;林高翔;张文斌;赵振海;李敏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年 33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0 | 下载:0
作者:
秦学斌;廖芝玲;林高翔;张文斌;赵振海;李敏
来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3 年 33卷 7期
标签:
左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 腰麻 剖宫产术
目的:研究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术产妇180例,年龄23~36岁,体质量55~90 kg,身高150~175 cm,随机、双盲分成6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L23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0.75%左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至2 mL)于A1组(7.5 mg)、B1组(10 mg)、C1组(12.5 mg),0.75%布比卡因(加10%葡萄糖至2 mL)于A2组(7.5 mg)、B2组(10 mg)、C2组(12.5 mg),注药时间均为1 mL/5 s.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15 min后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分次酌情追加2%利多卡因.麻醉期连续监测BP、HR、ECG和SPO2,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 min麻醉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等方面,6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麻醉效果方面,A1组与A2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在麻醉平面及麻黄素使用剂量中,C2组与C1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0.75%左布比卡因(10 mg和12.5mg)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是有效的且安全的.0.75%(10 mg)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也是比较适合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