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ICR小鼠肝脏中15种胆汁酸的LC-MS/MS法,将其应用到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中.方法:小鼠经腹腔注射1 mg·kg-1雷公藤甲素后,进行血清生化、肝病理切片检查.将肝脏用0.1%甲酸-75%乙腈混合液进行匀浆并经样品处理,采用Ultimate(R) AQ-C18色谱柱,流速0.3 mL·min-1,进行15种胆汁酸色谱分离.结果:LC-MS/MS法测定的15种胆汁酸在2.8~8 000.0 nmol·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85.8%~114.0%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在0.7%~10.8%范围内;腹腔注射1mg·kg-1雷公藤甲素后小鼠出现了肝毒性,雷公藤甲素组的胆汁酸浓度有明显上升.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能满足ICR小鼠肝脏中多种胆汁酸的含量测定,为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作者:邓阳;蔡骅琳;颜苗;张毕奎;李昕;谭胜蓝;何桂霞;李焕德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 年 38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0
作者:
邓阳;蔡骅琳;颜苗;张毕奎;李昕;谭胜蓝;何桂霞;李焕德
来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 年 38卷 11期
标签:
LC-MS/MS 胆汁酸 雷公藤甲素 肝毒性 ICR小鼠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ICR小鼠肝脏中15种胆汁酸的LC-MS/MS法,将其应用到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中.方法:小鼠经腹腔注射1 mg·kg-1雷公藤甲素后,进行血清生化、肝病理切片检查.将肝脏用0.1%甲酸-75%乙腈混合液进行匀浆并经样品处理,采用Ultimate(R) AQ-C18色谱柱,流速0.3 mL·min-1,进行15种胆汁酸色谱分离.结果:LC-MS/MS法测定的15种胆汁酸在2.8~8 000.0 nmol·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85.8%~114.0%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在0.7%~10.8%范围内;腹腔注射1mg·kg-1雷公藤甲素后小鼠出现了肝毒性,雷公藤甲素组的胆汁酸浓度有明显上升.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能满足ICR小鼠肝脏中多种胆汁酸的含量测定,为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