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2 | 下载43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情况。结果:符合本调查标准的患者共1333例,其中8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肝损害发生率为6.38%。其中,男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7.46%(59/791),女性为4.80%(26/542),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0岁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5.56%(61/1097),≥60岁患者为10.17%(24/236),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5例发生肝损害患者中,61例(占71.76%)发生于用药60 d内;57例(占67.06%)出现典型肝炎临床症状,28例(占32.94%)无症状;经治疗,78例(占91.76%)患者痊愈或好转,7例(占8.24%)未愈。结论: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发生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抗结核治疗时应注意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密切监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作者:侍羽;赵丽

来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年 16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2 | 下载:43
作者:
侍羽;赵丽
来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 年 16卷 12期
标签:
抗结核药 肝损害 回顾性分析 Anti-tuberculosis drugs Liver injur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情况。结果:符合本调查标准的患者共1333例,其中8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肝损害发生率为6.38%。其中,男性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7.46%(59/791),女性为4.80%(26/542),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60岁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5.56%(61/1097),≥60岁患者为10.17%(24/236),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5例发生肝损害患者中,61例(占71.76%)发生于用药60 d内;57例(占67.06%)出现典型肝炎临床症状,28例(占32.94%)无症状;经治疗,78例(占91.76%)患者痊愈或好转,7例(占8.24%)未愈。结论: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发生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抗结核治疗时应注意预防药物性肝损害,密切监测,早期诊断,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