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17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丹参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医药化学数据库和Autodock 4.2软件,将丹参中丹酚酸B、丹酚酸D、丹参素、二氢丹参酮、咖啡酸、隐丹参酮和原儿茶醛等成分分别与枯否细胞表面抗原CD14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丹酚酸B、丹酚酸D、丹参素、二氢丹参酮、咖啡酸、隐丹参酮和原儿茶醛与CD14结合的自由能分别为-11.20776、-8.78220、-9.82770、-25.92840、-16.43526、-26.13750和-19.90632 kJ/mol,与STAT3蛋白结合的自由能分别为-8.44764、-14.30244、-18.27534、-28.85580、-18.86082、-28.60488和-15.89160 kJ/mol.结论: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原儿茶醛、咖啡酸与CD14具有较小的自由能,结合作用较强;丹参素、二氢丹参酮、咖啡酸、隐丹参酮与STAT3蛋白具有较小的自由能,结合作用较强.提示丹参治疗脂多糖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其主要成分与CD14及STAT3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通过作用于表面受体调控枯否细胞细胞激活及下游STAT3调控STAT3通路,从而对损伤的肝脏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丹参治疗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王莹莹;高天;李洋;张璐;周厚琴;陆小华;杨玉雪;赵艳玲

来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 年 17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17
作者:
王莹莹;高天;李洋;张璐;周厚琴;陆小华;杨玉雪;赵艳玲
来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 年 17卷 10期
标签:
二氢丹参酮 隐丹参酮 丹参素 分子对接 CD14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Dihydrotanshinone Cryptotanshinone Tanshinol Molecular docking CD14 STAT3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丹参治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医药化学数据库和Autodock 4.2软件,将丹参中丹酚酸B、丹酚酸D、丹参素、二氢丹参酮、咖啡酸、隐丹参酮和原儿茶醛等成分分别与枯否细胞表面抗原CD14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丹酚酸B、丹酚酸D、丹参素、二氢丹参酮、咖啡酸、隐丹参酮和原儿茶醛与CD14结合的自由能分别为-11.20776、-8.78220、-9.82770、-25.92840、-16.43526、-26.13750和-19.90632 kJ/mol,与STAT3蛋白结合的自由能分别为-8.44764、-14.30244、-18.27534、-28.85580、-18.86082、-28.60488和-15.89160 kJ/mol.结论: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原儿茶醛、咖啡酸与CD14具有较小的自由能,结合作用较强;丹参素、二氢丹参酮、咖啡酸、隐丹参酮与STAT3蛋白具有较小的自由能,结合作用较强.提示丹参治疗脂多糖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其主要成分与CD14及STAT3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通过作用于表面受体调控枯否细胞细胞激活及下游STAT3调控STAT3通路,从而对损伤的肝脏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丹参治疗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