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4 | 下载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6例)和常规组(24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休克、呼吸支持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不给予影响胃肠动力药物,电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电针治疗,穴取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下巨虚.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L/M)、血浆D-乳酸以及两组患者到达目标喂养的时间,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3天后,电针组的L/M比值(0.083±0.020)和血浆D-乳酸(0.155±0.196) mmol/L较常规组(0.123±0.034)、(0.193±0.377) mmol/L明显下降(均P<0.05);电针组到达目标喂养的时间(93.69±27.58)h较常规组(118.17±40.28)h明显缩短(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0.8%(21/26),优于常规组的54.2%(13/2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尽快地恢复肠道功能,早期实现目标喂养.

作者:吴建浓;朱美飞;雷澍;王灵聪

来源:中国针灸 2013 年 3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4 | 下载:0
作者:
吴建浓;朱美飞;雷澍;王灵聪
来源:
中国针灸 2013 年 33卷 3期
标签:
脓毒症 电针 乳果糖/甘露醇 D-乳酸 肠道通透性 目标喂养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6例)和常规组(24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抗休克、呼吸支持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不给予影响胃肠动力药物,电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电针治疗,穴取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下巨虚.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的比值(L/M)、血浆D-乳酸以及两组患者到达目标喂养的时间,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3天后,电针组的L/M比值(0.083±0.020)和血浆D-乳酸(0.155±0.196) mmol/L较常规组(0.123±0.034)、(0.193±0.377) mmol/L明显下降(均P<0.05);电针组到达目标喂养的时间(93.69±27.58)h较常规组(118.17±40.28)h明显缩短(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0.8%(21/26),优于常规组的54.2%(13/2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尽快地恢复肠道功能,早期实现目标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