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0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6年1月至2012年10月全部医学期刊,对所获99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临床研究上,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疗效确切,尤适用于肌肉及软组织病痛;在机制研究上,主要从传统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两方面阐释浮针治疗痛证的作用机理,虽然其治疗痛证的作用已得到较多临床研究证实,但对其机制的揭示却有限.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作用机制的阐明,改进研究方法,选取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作者:肖安菊;夏有兵;符仲华;郭婧;梁莎

来源:中国针灸 2013 年 3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0
作者:
肖安菊;夏有兵;符仲华;郭婧;梁莎
来源:
中国针灸 2013 年 33卷 12期
标签:
浮针 痛证 机制探讨 综述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FSN) pain syndrome mechanism study review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6年1月至2012年10月全部医学期刊,对所获99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临床研究上,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疗效确切,尤适用于肌肉及软组织病痛;在机制研究上,主要从传统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两方面阐释浮针治疗痛证的作用机理,虽然其治疗痛证的作用已得到较多临床研究证实,但对其机制的揭示却有限.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作用机制的阐明,改进研究方法,选取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浮针疗法治疗痛证的有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