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0 | 下载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7例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7例)和西药组(40例).西药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 mg/次,每日1次.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偏头痛穴取患侧丘墟、足临泣、悬厘、率谷,风池、百会;前额痛穴取冲阳、内庭、解溪、足三里、合谷、攒竹、百会;后头痛穴取京骨、昆仑、天柱、风池、百会、四神聪;巅顶痛穴取太冲、涌泉、三阴交、风池、百会、四神聪,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积分变化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并评定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疼痛相关因子P物质(SP)、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及内源性阿片肽α-内啡肽(α-EP)、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头痛积分,血浆SP、DA、5-HT含量均降低,α-EP和β-EP含量升高(均P<0.01);治疗后针刺组VAS评分、头痛积分、血浆疼痛相关因子含量及血浆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2%(48/57),高于西药组的62.5%(25/40),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均P<0.01).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其机制可能与降低

作者:董桦;赵红义;王建伍;韩景献

来源:中国针灸 2019 年 39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0 | 下载:0
作者:
董桦;赵红义;王建伍;韩景献
来源:
中国针灸 2019 年 39卷 11期
标签:
头痛 缺血性卒中 针刺 疼痛相关因子 内源性阿片肽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7例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7例)和西药组(40例).西药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 mg/次,每日1次.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偏头痛穴取患侧丘墟、足临泣、悬厘、率谷,风池、百会;前额痛穴取冲阳、内庭、解溪、足三里、合谷、攒竹、百会;后头痛穴取京骨、昆仑、天柱、风池、百会、四神聪;巅顶痛穴取太冲、涌泉、三阴交、风池、百会、四神聪,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积分变化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并评定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疼痛相关因子P物质(SP)、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及内源性阿片肽α-内啡肽(α-EP)、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头痛积分,血浆SP、DA、5-HT含量均降低,α-EP和β-EP含量升高(均P<0.01);治疗后针刺组VAS评分、头痛积分、血浆疼痛相关因子含量及血浆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2%(48/57),高于西药组的62.5%(25/40),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均P<0.01).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其机制可能与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