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7 | 下载46

目的 报道国内首见淡紫拟青霉所致皮肤及皮下感染患者1例.方法 取患者皮损标本多次直接镜检,真菌培养,根据真菌培养的菌落特点和镜下形态、扫描电镜及DNA序列测定鉴定致病菌种,并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患者为6个月患儿,出生12 d时面部出现粟粒大暗红丘疹,脓疱,并缓慢扩大.刮取脓疱直接镜检见无色细长分支菌丝.多次培养见灰紫色羊毛状菌落生长,光镜及电镜下可见无色细长分支、分隔菌丝、直立的分生孢子梗、顶端单轮生帚状支及大量柱状或分散柱状排列椭圆形、近球形小分生孢子.根据其菌落颜色及瓶梗形态等形态学特征鉴定为淡紫拟青霉,其rRNA基因DNA测序分析证实其表型分类.动物实验证实该菌的致病性,组织相中胶质性损害为其主要病理特征.体外药敏试验提示其对特比萘芬、酮康唑较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敏感性较差.结论 该病例被确定为淡紫拟青霉所致的皮肤及皮下感染,为国内首例.

作者:吕雪莲;陈晶;沈永年;杨军;吕桂霞;史月君;宋顺鹏;马洁浩;李乔;景冬云;王学军;刘维达

来源: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 年 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7 | 下载:46
作者:
吕雪莲;陈晶;沈永年;杨军;吕桂霞;史月君;宋顺鹏;马洁浩;李乔;景冬云;王学军;刘维达
来源: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 年 1卷 3期
标签:
淡紫拟青霉 皮肤感染 皮下感染
目的 报道国内首见淡紫拟青霉所致皮肤及皮下感染患者1例.方法 取患者皮损标本多次直接镜检,真菌培养,根据真菌培养的菌落特点和镜下形态、扫描电镜及DNA序列测定鉴定致病菌种,并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患者为6个月患儿,出生12 d时面部出现粟粒大暗红丘疹,脓疱,并缓慢扩大.刮取脓疱直接镜检见无色细长分支菌丝.多次培养见灰紫色羊毛状菌落生长,光镜及电镜下可见无色细长分支、分隔菌丝、直立的分生孢子梗、顶端单轮生帚状支及大量柱状或分散柱状排列椭圆形、近球形小分生孢子.根据其菌落颜色及瓶梗形态等形态学特征鉴定为淡紫拟青霉,其rRNA基因DNA测序分析证实其表型分类.动物实验证实该菌的致病性,组织相中胶质性损害为其主要病理特征.体外药敏试验提示其对特比萘芬、酮康唑较敏感,对伊曲康唑、氟康唑敏感性较差.结论 该病例被确定为淡紫拟青霉所致的皮肤及皮下感染,为国内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