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7 | 下载46

目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检测隐球菌不同菌株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应用商品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 bEND.3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应用于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模型,以非致病性的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比较新生隐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及基因缺陷株穿越体外血脑屏障能力的差异。结果跨膜电阻值(TEER)检测提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穿越血脑屏障效率最低,新生隐球菌血清 A 型标准株 H99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最强,血清 D 型标准株 JEC21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显著低于 H99。较之 H99,黑色素酶缺陷株 lac1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尿素酶缺陷株 ure1效率显著下降(P<0.05),约为标准株 H99通过率的59.9%;荚膜缺陷株 cap59突破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效率最低,约为标准株 H99的18%(P<0.001)。结论隐球菌中枢系统感染体外模型成功构建。新生隐球菌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与其血清型以及荚膜、尿素酶等毒力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孟云芳;法振宗;方伟;周兆婧;伊九;顾菊林;廖万清

来源: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 年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7 | 下载:46
作者:
孟云芳;法振宗;方伟;周兆婧;伊九;顾菊林;廖万清
来源: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 年 2期
标签:
新生隐球菌 血脑屏障 体外模型 致病机制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Blood-Brain-Barrier in vitro model pathogenesis
目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检测隐球菌不同菌株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应用商品化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系 bEND.3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验证该模型应用于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的可行性。通过构建模型,以非致病性的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比较新生隐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株及基因缺陷株穿越体外血脑屏障能力的差异。结果跨膜电阻值(TEER)检测提示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酿酒酵母作为阴性对照穿越血脑屏障效率最低,新生隐球菌血清 A 型标准株 H99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最强,血清 D 型标准株 JEC21穿越细胞屏障效率显著低于 H99。较之 H99,黑色素酶缺陷株 lac1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尿素酶缺陷株 ure1效率显著下降(P<0.05),约为标准株 H99通过率的59.9%;荚膜缺陷株 cap59突破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效率最低,约为标准株 H99的18%(P<0.001)。结论隐球菌中枢系统感染体外模型成功构建。新生隐球菌突破血脑屏障的能力与其血清型以及荚膜、尿素酶等毒力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