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0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微环境分型对MM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手术切除的87例原发性MM组织进行二代测序,免疫组化法检测PD-1、PD-L1、CD3+TIL、MSH2、MSH6、PMS2和MLH1的表达.随访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不同免疫微环境分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基因表达特征.结果:根据PD-L1和TIL表达水平将87例MM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分为4个亚型:PD-L1+TIL+型或双阳型(15/87,17.24%)、PD-L1+TIL-型(15/87,17.24%)、PD-L1-TIL+型(20/87,22.99%)、PD-L1-TIL-型或双阴型(37/87,42.53%).双阳型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显著长于双阴型患者(P<0.05),此可能与双阴型患者存在更多CDK4、MCL1、MYC、AKT2、CCND1、FGF19等预后不良基因拷贝数扩增相关;双阳型患者PD-1表达显著高于双阴型患者(P<0.01),可能与PD-L1、TIL分别与PD-1呈共表达和共不表达有关.结论:根据PD-L1及TIL表达将MM患者微环境分为4种亚型,能够区分MM患者预后,双阴型患者存在更多预后不良基因拷贝数扩增.

作者:秦岚群;邹征云

来源: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1 年 28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9 | 下载:0
作者:
秦岚群;邹征云
来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1 年 28卷 7期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基因突变 免疫微环境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微环境分型对MM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7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手术切除的87例原发性MM组织进行二代测序,免疫组化法检测PD-1、PD-L1、CD3+TIL、MSH2、MSH6、PMS2和MLH1的表达.随访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不同免疫微环境分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基因表达特征.结果:根据PD-L1和TIL表达水平将87例MM患者的肿瘤微环境分为4个亚型:PD-L1+TIL+型或双阳型(15/87,17.24%)、PD-L1+TIL-型(15/87,17.24%)、PD-L1-TIL+型(20/87,22.99%)、PD-L1-TIL-型或双阴型(37/87,42.53%).双阳型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显著长于双阴型患者(P<0.05),此可能与双阴型患者存在更多CDK4、MCL1、MYC、AKT2、CCND1、FGF19等预后不良基因拷贝数扩增相关;双阳型患者PD-1表达显著高于双阴型患者(P<0.01),可能与PD-L1、TIL分别与PD-1呈共表达和共不表达有关.结论:根据PD-L1及TIL表达将MM患者微环境分为4种亚型,能够区分MM患者预后,双阴型患者存在更多预后不良基因拷贝数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