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4 | 下载13

目的 观察鼻鼽合剂治疗风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分子免疫水平、局部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的改变,并设辛芩颗粒对照组相比较,了解其对患者体内免疫环境的影响,探讨中药制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中医辨证,吸入物变应原检测,将符合条件的50例风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N)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鼻鼽合剂15ml,对照组口服无糖型辛芩颗粒1袋(5g);1日3次,疗程21天.检测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含量;血清中IgA、IgG、IgM、总IgE、细胞因子IL-4的含量水平;并分析与病情程度、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均能降低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含量高低与病情相关,与病程无直接相关;均能下调血清中总IgE、IL-4的含量水平,但鼻鼽合剂组较辛芩颗粒组在下调IL-4的血清含量水平上表现更为显著(P<0.05),其中IL-4的水平与病情有相关性,但与病程未见明显相关;然而两组对改变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并不显著(P>0.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鼽合剂可通过抑制或减少Th2细胞因子IL-4的产生,从而使Th细胞分化向Th1细胞偏移,调节Th1/Th2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能显著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降低血清总IgE

作者:邓可斌;王玲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 年 1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4 | 下载:13
作者:
邓可斌;王玲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 年 19卷 3期
标签:
变应性鼻炎 鼻鼽合剂 中医药疗法 临床免疫研究
目的 观察鼻鼽合剂治疗风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分子免疫水平、局部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的改变,并设辛芩颗粒对照组相比较,了解其对患者体内免疫环境的影响,探讨中药制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中医辨证,吸入物变应原检测,将符合条件的50例风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N)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鼻鼽合剂15ml,对照组口服无糖型辛芩颗粒1袋(5g);1日3次,疗程21天.检测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含量;血清中IgA、IgG、IgM、总IgE、细胞因子IL-4的含量水平;并分析与病情程度、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均能降低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含量高低与病情相关,与病程无直接相关;均能下调血清中总IgE、IL-4的含量水平,但鼻鼽合剂组较辛芩颗粒组在下调IL-4的血清含量水平上表现更为显著(P<0.05),其中IL-4的水平与病情有相关性,但与病程未见明显相关;然而两组对改变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并不显著(P>0.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鼽合剂可通过抑制或减少Th2细胞因子IL-4的产生,从而使Th细胞分化向Th1细胞偏移,调节Th1/Th2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能显著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降低血清总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