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68

目的 探讨温肺散寒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将2005年12月至2009年6月本院儿科住院的162例2~18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温肺散寒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每组8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止咳、化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镇静、吸氧、退热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温肺散寒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肺定喘方(药物组成:炙麻黄3~6 g,桂枝5 g,炒白芍6 g,细辛3 g,姜半夏6 g,五味子6 g,车前子5 g,莱菔子8 g,地龙6 g,生甘草3 g),每日1剂,连用7 d.选择同期2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及EC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前温肺散寒组和常规治疗组TNF-α及EC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血TNF-α及E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以温肺散寒组下降更为显著[TNF-α(ng/L):39.44±11.83比46.43±12.90,ECP(μg/L):2.73±1.18比3.39±1.71,P<0.01和P<0.05];温肺散寒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 温肺散寒法能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NF-α及ECP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炎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亚锋;何增洪;张建婷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0 年 17卷 6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68
作者:
孙亚锋;何增洪;张建婷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0 年 17卷 6期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温肺散寒法 肿瘤坏死因子-α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婴幼儿
目的 探讨温肺散寒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将2005年12月至2009年6月本院儿科住院的162例2~18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温肺散寒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每组8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止咳、化痰、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镇静、吸氧、退热等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温肺散寒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肺定喘方(药物组成:炙麻黄3~6 g,桂枝5 g,炒白芍6 g,细辛3 g,姜半夏6 g,五味子6 g,车前子5 g,莱菔子8 g,地龙6 g,生甘草3 g),每日1剂,连用7 d.选择同期20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及EC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前温肺散寒组和常规治疗组TNF-α及EC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两组血TNF-α及E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以温肺散寒组下降更为显著[TNF-α(ng/L):39.44±11.83比46.43±12.90,ECP(μg/L):2.73±1.18比3.39±1.71,P<0.01和P<0.05];温肺散寒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 温肺散寒法能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NF-α及ECP水平,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抗炎机制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