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40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及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建立高脂模型,灌胃给药,1次/d,持续15d.末次给药后1h,经目内眦取血.血清进行处理后应用LC-Q-TOF-MS技术,采用负谱模式扫描样品,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DA)研究两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1.037±0.393) vs (0.810±0.412)]、TC[(3.776±0.821) vs (3.002±0.648)]、HDL-C[(2.282±0.544) vs (1.896±0.326)]、LDL-C[(0.405±0.148)vs (0.128±0.07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分析方法精密度RSD为9.25%,发现了16个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基于LC-Q-TOF-MS技术研究了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脂肪酸类成分的代谢物特征,可以将高脂血症模型组与对照组进行区分,是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佩莉;关鑫;李楠;曹兴奋;杨萍;王晓辉;刘洪斌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7 年 2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40
作者:
刘佩莉;关鑫;李楠;曹兴奋;杨萍;王晓辉;刘洪斌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7 年 23卷 1期
标签:
高脂血症 脂质组学 脂肪酸 生物标志物 Hyperlipidemia lipidomics fatty acids biological markers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对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及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建立高脂模型,灌胃给药,1次/d,持续15d.末次给药后1h,经目内眦取血.血清进行处理后应用LC-Q-TOF-MS技术,采用负谱模式扫描样品,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DA)研究两组血清脂肪酸类成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1.037±0.393) vs (0.810±0.412)]、TC[(3.776±0.821) vs (3.002±0.648)]、HDL-C[(2.282±0.544) vs (1.896±0.326)]、LDL-C[(0.405±0.148)vs (0.128±0.07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分析方法精密度RSD为9.25%,发现了16个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基于LC-Q-TOF-MS技术研究了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脂肪酸类成分的代谢物特征,可以将高脂血症模型组与对照组进行区分,是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