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8 | 下载5

目的:通过对实验动物内源性激素峰谷值变化与运动性疲劳间关系的研究,探讨"时相药法"理念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方法:依据时间生物节律研究原则,分别采用急性和慢性疲劳游泳造模方法,导致试验动物运动性疲劳发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24h内正常、疲劳实验动物及不同研究组别间动物外周血睾酮、皮质醇和运动性疲劳代表指标BUN、CK、LD的变化值.结果:"时相药法"药物明显影响雄性大鼠运动疲劳后睾酮的过度降低(P<0.01),且对雌雄大鼠皮质醇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P<0.01),且显示时相药法效果最佳,另外运动性疲劳代表指标BUN、CK、LD的变化一样,表明时相药物明显具有消除运动性疲劳的药效作用(P<0.01)和一定的作用特点.结论:动物的内源性激素分泌和与运动疲劳密切相关的指标,存在明显的时间生物节律,基本证实了"时相药法"的理念和所具有的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特点;并提示消除运动性疲劳,应更关注中枢疲劳带来的一系列疲劳的影响.

作者:卢贺起;黄晖;周艳华;杨坤杰;隋宇;黄鑫;王克林;程昭寰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 年 12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8 | 下载:5
作者:
卢贺起;黄晖;周艳华;杨坤杰;隋宇;黄鑫;王克林;程昭寰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 年 12卷 9期
标签:
中药 "时相药法"消除运动性疲劳 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实验动物内源性激素峰谷值变化与运动性疲劳间关系的研究,探讨"时相药法"理念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机理.方法:依据时间生物节律研究原则,分别采用急性和慢性疲劳游泳造模方法,导致试验动物运动性疲劳发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24h内正常、疲劳实验动物及不同研究组别间动物外周血睾酮、皮质醇和运动性疲劳代表指标BUN、CK、LD的变化值.结果:"时相药法"药物明显影响雄性大鼠运动疲劳后睾酮的过度降低(P<0.01),且对雌雄大鼠皮质醇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P<0.01),且显示时相药法效果最佳,另外运动性疲劳代表指标BUN、CK、LD的变化一样,表明时相药物明显具有消除运动性疲劳的药效作用(P<0.01)和一定的作用特点.结论:动物的内源性激素分泌和与运动疲劳密切相关的指标,存在明显的时间生物节律,基本证实了"时相药法"的理念和所具有的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特点;并提示消除运动性疲劳,应更关注中枢疲劳带来的一系列疲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