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112

目的 观察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颈源性眩晕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方法 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山莨菪碱10 mg及肌肉注射异丙嗪0.5 mg治疗,观察组采用薄氏腹针加神阙穴隔姜灸疗法.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治疗后两组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谢晓梅;吴倩;邓扬嘉;黄俊凡;刘晶;杨光静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2019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3 | 下载:112
作者:
谢晓梅;吴倩;邓扬嘉;黄俊凡;刘晶;杨光静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 2019 年 28卷 6期
标签:
颈性源眩晕 薄氏腹针 隔姜灸 针灸
目的 观察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颈源性眩晕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方法 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山莨菪碱10 mg及肌肉注射异丙嗪0.5 mg治疗,观察组采用薄氏腹针加神阙穴隔姜灸疗法.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 (P< 0.05).治疗后两组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