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92 | 下载4

目的:研究双花颗粒对正常小鼠及不同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血脂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蛋黄乳致急性高脂血症和Triton WR-1339诱导的内源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及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双花颗粒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双花颗粒5.6,11.3,22.5 g·kg-1能有效降低正常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P<0.05,P<0.01),对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肝指数无明显影响;双花颗粒5.6,11.3 g·kg-1显著降低蛋黄乳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水平,22.5 g·kg-1显著降低Triton WR-1339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P<0.01);双花颗粒能有效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TC,TG,LDL-C水平,升高HDL-C值,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总脂酶(LA)活性升高,降低丙二醛(MDA)与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IER)和聚集(IEA)指数(P<0.05,P<0.01).双花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脂饮食造成的脂肪肝损伤.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双花颗粒各给药组大鼠粪便中脂质含量无显著增加.结论:双花颗粒能明显调节高脂血症小鼠或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其调脂机制不是通过增加脂质排泄来实现,

作者:吴芳洲;徐玲;刘家兰;徐晓玉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1 年 36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92 | 下载:4
作者:
吴芳洲;徐玲;刘家兰;徐晓玉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年 36卷 11期
标签:
双花颗粒 高脂血症 血脂 脂质过氧化 血液流变学 脂质排泄
目的:研究双花颗粒对正常小鼠及不同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血脂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蛋黄乳致急性高脂血症和Triton WR-1339诱导的内源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及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双花颗粒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双花颗粒5.6,11.3,22.5 g·kg-1能有效降低正常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P<0.05,P<0.01),对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肝指数无明显影响;双花颗粒5.6,11.3 g·kg-1显著降低蛋黄乳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水平,22.5 g·kg-1显著降低Triton WR-1339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P<0.01);双花颗粒能有效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TC,TG,LDL-C水平,升高HDL-C值,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总脂酶(LA)活性升高,降低丙二醛(MDA)与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IER)和聚集(IEA)指数(P<0.05,P<0.01).双花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脂饮食造成的脂肪肝损伤.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双花颗粒各给药组大鼠粪便中脂质含量无显著增加.结论:双花颗粒能明显调节高脂血症小鼠或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其调脂机制不是通过增加脂质排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