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0

目的:研究大黄用于治疗大鼠实验性黄疸(胆汁淤积型肝炎)时的日服次数,验证前期已建立以效应动力学为核心、成分药动学为辅佐,也即是基于PD-PK的中药日服用次数研究模式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并继续完善大黄日服用次数研究方法与模式.方法:采用4% ANIT造成大鼠高黄疸模型,48 h后分别每日灌服大黄提取物3.6 g· kg-11次、1.8 g·kg-12次和1.2g· kg-13次,观察8h内胆汁流量变化;眼眶后静脉取血,用于测定其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生化指标TBIL,ALT,ALP,AST,GGT值及大鼠血中移行成分大黄酸浓度.分别以生物效应值(胆汁流量、血清生物学指标)和血中移行成分含量为指标,得到各自时-效曲线和时-量曲线.综合分析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制定大黄用于治疗大鼠实验性黄疸时合理的日服用次数.结果:每日给药2次时,8h内胆汁总量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每日给药3次的1.56倍和1.7倍;而8h时TBIL值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23%,22%,ALT值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86%,65%,ALP值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50%,71%;AST,GGT值无显著影响;每日给药2次时,大黄酸血药浓度水平最高且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这可能正是大黄发挥显著药理作用的主要原因.结论:前期建立的以效为核心,成分药动学为辅助的方法用于研究中药的日服次数科学可

作者:吕俊兰;付珊珊;郭静静;刘永;袁海龙;肖小河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1 年 36卷 2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0
作者:
吕俊兰;付珊珊;郭静静;刘永;袁海龙;肖小河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年 36卷 24期
标签:
大黄 大鼠 实验性黄疸 日服次数
目的:研究大黄用于治疗大鼠实验性黄疸(胆汁淤积型肝炎)时的日服次数,验证前期已建立以效应动力学为核心、成分药动学为辅佐,也即是基于PD-PK的中药日服用次数研究模式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并继续完善大黄日服用次数研究方法与模式.方法:采用4% ANIT造成大鼠高黄疸模型,48 h后分别每日灌服大黄提取物3.6 g· kg-11次、1.8 g·kg-12次和1.2g· kg-13次,观察8h内胆汁流量变化;眼眶后静脉取血,用于测定其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生化指标TBIL,ALT,ALP,AST,GGT值及大鼠血中移行成分大黄酸浓度.分别以生物效应值(胆汁流量、血清生物学指标)和血中移行成分含量为指标,得到各自时-效曲线和时-量曲线.综合分析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制定大黄用于治疗大鼠实验性黄疸时合理的日服用次数.结果:每日给药2次时,8h内胆汁总量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每日给药3次的1.56倍和1.7倍;而8h时TBIL值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23%,22%,ALT值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86%,65%,ALP值分别是每日给药1次和3次的50%,71%;AST,GGT值无显著影响;每日给药2次时,大黄酸血药浓度水平最高且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这可能正是大黄发挥显著药理作用的主要原因.结论:前期建立的以效为核心,成分药动学为辅助的方法用于研究中药的日服次数科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