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9 | 下载0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滋阴补益肝肾方二至丸抗衰老分子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获取和筛选二至丸活性成分,PubChem数据库预测二至丸人类靶蛋白.联合运用Gene数据库和HAGR数据库获取衰老相关人类基因,基于生物通路软件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分析二者共同作用的分子网络、生物学通路、共同作用位点,并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部分作用位点进行验证.结果 显示,利用TCMSP筛选出活性成分12个,PubChem数据库预测出靶蛋白69个,Gene和HAGR数据库获取衰老相关基因148个.IPA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分子网络复杂,生物功能多样,共同作用生物通路292条,主要集中于肿瘤相关通路,作用于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HIF1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NFE2L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位点.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二至丸能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推论,二至丸可能通过改善机体假性缺氧微环境、炎性状态等方面干预衰老发挥作用.初步揭示了二至丸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为二至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亦为中药复方配伍机制及扩展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单思;王祺;王雯蕾;吴欣宇;严小军;刘红宁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 年 45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9 | 下载:0
作者:
单思;王祺;王雯蕾;吴欣宇;严小军;刘红宁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年 45卷 12期
标签:
网络药理学 衰老 二至丸 IPA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滋阴补益肝肾方二至丸抗衰老分子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获取和筛选二至丸活性成分,PubChem数据库预测二至丸人类靶蛋白.联合运用Gene数据库和HAGR数据库获取衰老相关人类基因,基于生物通路软件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分析二者共同作用的分子网络、生物学通路、共同作用位点,并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部分作用位点进行验证.结果 显示,利用TCMSP筛选出活性成分12个,PubChem数据库预测出靶蛋白69个,Gene和HAGR数据库获取衰老相关基因148个.IPA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分子网络复杂,生物功能多样,共同作用生物通路292条,主要集中于肿瘤相关通路,作用于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HIF1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NFE2L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位点.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二至丸能抑制HIF1α蛋白的表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推论,二至丸可能通过改善机体假性缺氧微环境、炎性状态等方面干预衰老发挥作用.初步揭示了二至丸延缓衰老的分子机制,为二至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亦为中药复方配伍机制及扩展应用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