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133

目的 基于静息态脑电图探索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脑网络特征异常改变,提取客观生物标志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脑电数据库中缺血性卒中慢性期患者病例资料,收集静息态脑电图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MMSE及NIHSS评分资料.以HAMD评分≥20分为分界值,并通过病灶位置及体积匹配将患者分为PSD组和卒中后非抑郁(post stroke nondepression,PSND)组.脑电图数据预处理后,分别基于相干性虚部及能量包络在皮层源层面建立不同频段功能连接矩阵,采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 与PSND组比较,PSD组患者①基于相干性虚部的脑网络连接在δ频段减弱,以顶叶脑区连接减弱更明显;θ频段减弱,以左侧额顶颞枕、边缘叶及右侧额叶连接减弱更明显;γ频段增强,以左侧额叶、边缘叶及右侧顶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②基于能量包络的脑网络连接在α频段增强,以双侧顶枕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结论 PSD患者脑网络发生异常改变,静息态脑电图是揭示这种改变的有效工具.

作者:党鸽;石雪;蔡敏;苏晓琳;陈思言;曾思琳;兰小勇;付学军;邹良玉;郭毅

来源:中国卒中杂志 2020 年 1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133
作者:
党鸽;石雪;蔡敏;苏晓琳;陈思言;曾思琳;兰小勇;付学军;邹良玉;郭毅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2020 年 15卷 5期
标签:
静息态脑电图 卒中后抑郁 脑网络
目的 基于静息态脑电图探索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脑网络特征异常改变,提取客观生物标志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脑电数据库中缺血性卒中慢性期患者病例资料,收集静息态脑电图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MMSE及NIHSS评分资料.以HAMD评分≥20分为分界值,并通过病灶位置及体积匹配将患者分为PSD组和卒中后非抑郁(post stroke nondepression,PSND)组.脑电图数据预处理后,分别基于相干性虚部及能量包络在皮层源层面建立不同频段功能连接矩阵,采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 与PSND组比较,PSD组患者①基于相干性虚部的脑网络连接在δ频段减弱,以顶叶脑区连接减弱更明显;θ频段减弱,以左侧额顶颞枕、边缘叶及右侧额叶连接减弱更明显;γ频段增强,以左侧额叶、边缘叶及右侧顶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②基于能量包络的脑网络连接在α频段增强,以双侧顶枕叶脑区连接增强更明显.结论 PSD患者脑网络发生异常改变,静息态脑电图是揭示这种改变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