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44 | 下载600

目的探讨恶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评价组织学上诊断恶性的标准.方法对10例恶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电镜检测研究其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结果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27~73岁(平均46岁).临床上,9例表现为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无痛性生长的孤立性肿块,其中1例伴有周围神经症状.肿瘤位于下肢3例,乳腺2例,项部2例,胸壁、右颈部和盆腔者各1例.肿瘤直径2~11 cm,平均4.8 cm.镜下由成巢或成片的多边形细胞组成,胞质呈嗜伊红色颗粒状,与良性颗粒细胞瘤极为相似,但仔细观察发现,9例显示至少下述形态中的3种:核增大呈空泡状并可见明显的核仁;多形性瘤细胞;核质比增大;瘤细胞趋向梭形;可见核分裂象;凝固性坏死.除经典性形态外,1例尚可见散在的多核性瘤细胞.余1例除局部区域显示核增大呈空泡状并可见明显的核仁外,其余形态均不明显,但临床上却呈恶性经过.9例均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例尚表达CD68.电镜观察显示瘤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退变的复合性溶酶体.随访7例,5例复发,4例转移,2例死于肿瘤. 结论 (1)Fangburg-Smith等的组织学恶性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但在少数情形下,最终诊断仍需结合肿瘤的生物学行为;(2)提议将核

作者:王坚;朱雄增;张仁元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 年 3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44 | 下载:600
作者:
王坚;朱雄增;张仁元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 年 33卷 6期
标签:
恶性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检查,电子
目的探讨恶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评价组织学上诊断恶性的标准.方法对10例恶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电镜检测研究其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结果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27~73岁(平均46岁).临床上,9例表现为皮下或深部软组织内无痛性生长的孤立性肿块,其中1例伴有周围神经症状.肿瘤位于下肢3例,乳腺2例,项部2例,胸壁、右颈部和盆腔者各1例.肿瘤直径2~11 cm,平均4.8 cm.镜下由成巢或成片的多边形细胞组成,胞质呈嗜伊红色颗粒状,与良性颗粒细胞瘤极为相似,但仔细观察发现,9例显示至少下述形态中的3种:核增大呈空泡状并可见明显的核仁;多形性瘤细胞;核质比增大;瘤细胞趋向梭形;可见核分裂象;凝固性坏死.除经典性形态外,1例尚可见散在的多核性瘤细胞.余1例除局部区域显示核增大呈空泡状并可见明显的核仁外,其余形态均不明显,但临床上却呈恶性经过.9例均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例尚表达CD68.电镜观察显示瘤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退变的复合性溶酶体.随访7例,5例复发,4例转移,2例死于肿瘤. 结论 (1)Fangburg-Smith等的组织学恶性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但在少数情形下,最终诊断仍需结合肿瘤的生物学行为;(2)提议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