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行一期或二期再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因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接受一期或二期再置换术的患者39例.对患者进行关节穿刺液细菌培养及组织标本培养.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年,期间每4周复查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血常规,同时观察病变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及畸形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或两独立样本f检验;关节假体再置换术预后指标筛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例患者接受了膝关节假体感染一期或二期再置换术,其中男20例(51.3%),女19例(48.7%),平均年龄(62.4±11.7)岁.39例患者中有18例培养出革兰阳性菌,6例培养出革兰阴性菌,2例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1例培养出光滑假丝酵母菌.39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再置换术后感染,再置换术成功组及失败组间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至确诊假体感染的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合并耐药菌感染、治疗前后ESR及治疗后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初次行膝关节置换术至确诊假体感染的时间(OR=0.96,95%CI:0.92~1.00,P=0.025)及治疗前后ESR(OR=0.97,95%CI:0.95
作者:陈洁;张先龙;余永胜;臧国庆;奚敏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年 34卷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