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9 | 下载104

目的 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细胞凋亡现象。 方法 45只2个月龄Wistar大鼠,置入后路渐进压迫装置,根据脊髓压迫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应用Feulgen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观察不同程度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各种细胞凋亡的特点。 结果 不同程度损伤直接受压段中,中度损伤的凋亡现象最为显著,与轻度、重度损伤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白质纵向传导束上脱髓鞘的区域,主要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也存在少量凋亡现象,分布在Ⅲ~Ⅸ板层,主要在后角。 结论 细胞凋亡是慢性脊髓损伤继发病理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是损伤后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可能是白质脱髓鞘的主要原因。

作者:孔抗美;齐伟力;周强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01 年 1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9 | 下载:104
作者:
孔抗美;齐伟力;周强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01 年 17卷 3期
标签:
脊髓损伤,慢性,压迫性 细胞 凋亡
目的 观察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细胞凋亡现象。 方法 45只2个月龄Wistar大鼠,置入后路渐进压迫装置,根据脊髓压迫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应用Feulgen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观察不同程度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后各种细胞凋亡的特点。 结果 不同程度损伤直接受压段中,中度损伤的凋亡现象最为显著,与轻度、重度损伤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白质纵向传导束上脱髓鞘的区域,主要为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也存在少量凋亡现象,分布在Ⅲ~Ⅸ板层,主要在后角。 结论 细胞凋亡是慢性脊髓损伤继发病理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是损伤后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可能是白质脱髓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