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52

目的 探讨第1跖底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足母)趾软组织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第1跖底动脉穿支的走行、分支及其与(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吻合的解剖学特点,以第1跖底动脉穿支浅出点为旋转点,以(足母)展肌上缘为皮瓣轴线在足内侧设计第1跖底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4 ~ 69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重物压砸伤9例,交通伤6例,趾甲瓣移植后创面2例.损伤部位;足(足母)趾掌侧皮肤缺损3例,趾端皮肤缺损5例,足(足母)趾背侧皮肤缺损6例(含2例趾甲瓣移植后趾背缺损),足(足母)趾侧方皮肤缺损3例.缺损面积为3.0 cm×2.2 cm~7.5 cm×5.5 cm.皮瓣切取面积为3.2 cm×2.5 cm~11.0cm×4.5 cm.急诊手术Ⅰ期修复12例,择期手术Ⅱ期修复5例. 结果 17例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1 ~3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 结论 第1跖底动脉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是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之一.

作者:林涧;郑和平;林加福;谢志平;陆骅;张天浩;王之江;万华俊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15 年 31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5 | 下载:52
作者:
林涧;郑和平;林加福;谢志平;陆骅;张天浩;王之江;万华俊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15 年 31卷 9期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第1跖底动脉穿支 Foot injuries Surgical flaps Perforators of the first plantar metatarsal artery
目的 探讨第1跖底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足母)趾软组织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第1跖底动脉穿支的走行、分支及其与(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吻合的解剖学特点,以第1跖底动脉穿支浅出点为旋转点,以(足母)展肌上缘为皮瓣轴线在足内侧设计第1跖底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4 ~ 69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重物压砸伤9例,交通伤6例,趾甲瓣移植后创面2例.损伤部位;足(足母)趾掌侧皮肤缺损3例,趾端皮肤缺损5例,足(足母)趾背侧皮肤缺损6例(含2例趾甲瓣移植后趾背缺损),足(足母)趾侧方皮肤缺损3例.缺损面积为3.0 cm×2.2 cm~7.5 cm×5.5 cm.皮瓣切取面积为3.2 cm×2.5 cm~11.0cm×4.5 cm.急诊手术Ⅰ期修复12例,择期手术Ⅱ期修复5例. 结果 17例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经1 ~3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 结论 第1跖底动脉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是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