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3 | 下载189

目的 探讨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0月经桡侧入路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8 ~81岁,平均5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跌伤7例,高处坠落伤2例.按AO分型:A3型10例,C1型8例,C2型3例.其中畸形愈合2例(A3型与C1型各1例).均经桡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外侧柱、中柱、桡侧缘及其背侧,用LCP固定同时行背侧骨缺损植骨,最大限度恢复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采用Ganland-Wedey腕关节评分标准判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平均13.5个月(12~24个月)随访.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5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X线片测量:桡骨茎突短缩均≤2 mm,掌倾角8°~ 17°(平均12.5°),尺偏角15°~ 26°(平均20.5°),关节面塌陷、移位矫正均≤2 mm.术后患侧腕关节运动范围:掌屈30°~70°(平均60°),背伸30°~65°(平均55°),桡偏10°~20°(平均17°),尺偏20° ~30°(平均25.5°),前臂旋前60° ~70°(平均65.5°),旋后60° ~80°(平均75.5°).握力测量平均为健侧的75% (60% ~95%).伴有疼痛2例(其中中度疼痛与偶有轻度疼痛各1例).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16例,

作者:孙玉福;姜文学;王炳祺;姚树源;万东东;许东浩;胡茂忠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16 年 3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3 | 下载:189
作者:
孙玉福;姜文学;王炳祺;姚树源;万东东;许东浩;胡茂忠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16 年 32卷 2期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Radius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 Operative approach
目的 探讨经桡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0月经桡侧入路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8 ~81岁,平均5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2例,跌伤7例,高处坠落伤2例.按AO分型:A3型10例,C1型8例,C2型3例.其中畸形愈合2例(A3型与C1型各1例).均经桡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外侧柱、中柱、桡侧缘及其背侧,用LCP固定同时行背侧骨缺损植骨,最大限度恢复桡骨茎突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采用Ganland-Wedey腕关节评分标准判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患者均获平均13.5个月(12~24个月)随访.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均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5周.术后6个月、1年和2年X线片测量:桡骨茎突短缩均≤2 mm,掌倾角8°~ 17°(平均12.5°),尺偏角15°~ 26°(平均20.5°),关节面塌陷、移位矫正均≤2 mm.术后患侧腕关节运动范围:掌屈30°~70°(平均60°),背伸30°~65°(平均55°),桡偏10°~20°(平均17°),尺偏20° ~30°(平均25.5°),前臂旋前60° ~70°(平均65.5°),旋后60° ~80°(平均75.5°).握力测量平均为健侧的75% (60% ~95%).伴有疼痛2例(其中中度疼痛与偶有轻度疼痛各1例).根据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标准:优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