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6 | 下载148

目的 评价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13例;年龄18~ 81岁,平均48.6岁.损伤节段:C3/48例,C4/515例,C5/6 23例,C6/711例,C7/T14例.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18例,双侧小关节脱位43例.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级9例,B级13例,C级17例,D级16例,E级6例,选择全身麻醉下经颈前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评价术中复位及术后维持复位情况;术后观察椎间隙高度、椎体水平位移和颈椎后凸畸形角度变化.采用Bridwell标准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ASIA分级标准评价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完全复位,56例获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出现再脱位,行二次手术,2例出现迟延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食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所有切口Ⅰ/甲级愈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椎间隙高度由术前正常椎间隙高度的39%~86%[(67.6±14.1)%],提高到术后的89% ~ 109%[(101.2±15.1)%];椎体水平位移由术前5.36 ~ 11.74 mm[(8.12±1.89) mm],降为术后0~2.56 mm[

作者:周英杰;柴旭斌;郑怀亮;赵刚;王少纯;赵鹏飞;王许可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16 年 32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6 | 下载:148
作者:
周英杰;柴旭斌;郑怀亮;赵刚;王少纯;赵鹏飞;王许可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16 年 32卷 11期
标签:
颈椎 脱位 椎关节突关节 骨折固定术 Cervical spine Dislocation Zygapophyseal joint Fracture fixation
目的 评价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13例;年龄18~ 81岁,平均48.6岁.损伤节段:C3/48例,C4/515例,C5/6 23例,C6/711例,C7/T14例.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18例,双侧小关节脱位43例.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级9例,B级13例,C级17例,D级16例,E级6例,选择全身麻醉下经颈前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术.评价术中复位及术后维持复位情况;术后观察椎间隙高度、椎体水平位移和颈椎后凸畸形角度变化.采用Bridwell标准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ASIA分级标准评价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髓功能,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完全复位,56例获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出现再脱位,行二次手术,2例出现迟延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食管损伤等围术期并发症,所有切口Ⅰ/甲级愈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椎间隙高度由术前正常椎间隙高度的39%~86%[(67.6±14.1)%],提高到术后的89% ~ 109%[(101.2±15.1)%];椎体水平位移由术前5.36 ~ 11.74 mm[(8.12±1.89) mm],降为术后0~2.56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