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6 | 下载179

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前路手术切口感染(SSI)围术期危险因素,为改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8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754例下颈椎损伤行颈前路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1例,女243例;年龄44~61岁[(50.2±5.1)岁]。骨折节段:C 3 60例,C 4 159例,C 5 197例,C 6 236例,C 7 102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8例)和无感染组(72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合并症、饮食护理、备皮至手术时间、是否术前导尿、是否接台手术、参与手术人数、手术室层流级别、手术室温度、手术室相对湿度、手术时间、是否有上台实习护士及手术方式等信息。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SSI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SSI发生率为3.71

作者:李水霞;杨俊松;赵松川;郝定均;李翠翠;汪静;胡靖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20 年 36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6 | 下载:179
作者:
李水霞;杨俊松;赵松川;郝定均;李翠翠;汪静;胡靖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年 36卷 9期
标签:
颈椎 脊柱骨折 感染 手术室护理 危险因素 Cervical vertebrae Spinal fractures Infectio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Risk factors
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前路手术切口感染(SSI)围术期危险因素,为改进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8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754例下颈椎损伤行颈前路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1例,女243例;年龄44~61岁[(50.2±5.1)岁]。骨折节段:C 3 60例,C 4 159例,C 5 197例,C 6 236例,C 7 102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8例)和无感染组(72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合并症、饮食护理、备皮至手术时间、是否术前导尿、是否接台手术、参与手术人数、手术室层流级别、手术室温度、手术室相对湿度、手术时间、是否有上台实习护士及手术方式等信息。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SSI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术后SSI发生率为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