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2 | 下载64

目的 探讨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重建C5或C5.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外旋、屈肘功能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1例臂丛上干损伤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1.5岁.其中C5根性撕脱伤6例,C5.6根性撕脱伤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1个月,平均5.1个月.21例患者肩关节不能外展、外旋,其中15例合并屈肘功能丧失.行副神经至肩胛上神经、肱三头肌肌支至腋神经前支、尺神经部分束至肱二头肌肌支移位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 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获15 ~30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肩外展恢复至40°~180°,平均92°;肩主动外旋为60°~120°,平均91°;冈上肌、冈下肌肌力恢复至M4级10例,M3级7例,M2级2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M4级11例,M3级6例,M2级2例.14例获随访且合并屈肘功能丧失的患者中,12例主动屈肘>90°,2例为60°~ 90°.按照Narakas臂丛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4.2%;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应用功能相近的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早期重建C5.6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肢功能恢复快且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功能重建方法.

作者:任高宏;蒋桂勇;胡稷杰;黎润光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 年 14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2 | 下载:64
作者:
任高宏;蒋桂勇;胡稷杰;黎润光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 年 14卷 8期
标签:
神经移位 修复外科手术 臂丛神经病 肩关节 肘关节 Nerve transfer Reconstru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Brachial plexus neuropathies Shoulder joint Elbow joint
目的 探讨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重建C5或C5.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外旋、屈肘功能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1例臂丛上干损伤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1.5岁.其中C5根性撕脱伤6例,C5.6根性撕脱伤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1个月,平均5.1个月.21例患者肩关节不能外展、外旋,其中15例合并屈肘功能丧失.行副神经至肩胛上神经、肱三头肌肌支至腋神经前支、尺神经部分束至肱二头肌肌支移位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 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获15 ~30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肩外展恢复至40°~180°,平均92°;肩主动外旋为60°~120°,平均91°;冈上肌、冈下肌肌力恢复至M4级10例,M3级7例,M2级2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M4级11例,M3级6例,M2级2例.14例获随访且合并屈肘功能丧失的患者中,12例主动屈肘>90°,2例为60°~ 90°.按照Narakas臂丛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4.2%;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应用功能相近的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早期重建C5.6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肢功能恢复快且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功能重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