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0 | 下载438

目的 探讨股骨生物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应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75~95岁,平均83.5岁.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Ⅲ型23例,Ⅳ型8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在预定平面截断股骨颈,将股骨距下移复位,利用生物柄假体的顺行击入使股骨距压迫复位与固定.本组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17例,全髋关节置换14例.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假体与骨界面的骨愈合情况,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 结果 31例患者术后获6~45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31例患者术后均实现了股骨柄的生物压配,术后3个月按Engh固定/稳定标准评定固定效果:均获广泛性骨长入,达骨性固定.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92.3±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好.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假体柄移位及断裂、骨溶解、脱位及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具有良好充填效果与足够固定长度的生物柄假体、术中人工关节规范置入操作及股骨近端良好的骨与软组织修复技术,是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甄平;李旭升;周胜虎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年 16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0 | 下载:438
作者:
甄平;李旭升;周胜虎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4 年 16卷 2期
标签:
髋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老年人
目的 探讨股骨生物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应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1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75~95岁,平均83.5岁.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Ⅲ型23例,Ⅳ型8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先在预定平面截断股骨颈,将股骨距下移复位,利用生物柄假体的顺行击入使股骨距压迫复位与固定.本组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17例,全髋关节置换14例.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假体与骨界面的骨愈合情况,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 结果 31例患者术后获6~45个月(平均20.5个月)随访.31例患者术后均实现了股骨柄的生物压配,术后3个月按Engh固定/稳定标准评定固定效果:均获广泛性骨长入,达骨性固定.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92.3±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好.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假体柄移位及断裂、骨溶解、脱位及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具有良好充填效果与足够固定长度的生物柄假体、术中人工关节规范置入操作及股骨近端良好的骨与软组织修复技术,是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