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356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新构型四枚空心钉固定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将12个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随机分为4组(n=3),制作成Pauwels Ⅲ型合并粉碎性骨折块的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模型.A组标本采用“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固定方式,B组标本采用“正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C组标本采用“倒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D组标本采用“菱形排列螺钉”固定方式.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静态压缩测试、循环载荷测试和极限载荷测试. 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轴向压缩刚度分别为(995.29±34.16)、(509.89±138.90)、(559.28±111.25)、(610.18±232.35) N/mm,极限载荷分别为(3225.33±461.31)、(2 008.67±237.27)、(2 705.67±496.39)、(2 395.33±403.71)N,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位移分别为(0.46±0.10)、(1.47±0.72)、(1.14±0.24)、(1.22±0.22) mm,极限测试刚度分别为(1 139.28±342.09)、(843.56±408.91)、(585.98±81.60)、(729.96±251.37) N/mm,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四枚空心钉治疗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时,“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新构型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而“正三角平行加

作者:林焱斌;余光书;钟志辉;沈兆庆;郑伟;庄研;许阳凯

来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年 21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356
作者:
林焱斌;余光书;钟志辉;沈兆庆;郑伟;庄研;许阳凯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年 21卷 2期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生物力学 Femoral neck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on internal Bone nails Biomechanics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新构型四枚空心钉固定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将12个成年防腐人尸体股骨标本编号后随机分为4组(n=3),制作成Pauwels Ⅲ型合并粉碎性骨折块的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模型.A组标本采用“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固定方式,B组标本采用“正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C组标本采用“倒三角平行加压+小角度螺钉”固定方式,D组标本采用“菱形排列螺钉”固定方式.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先后进行静态压缩测试、循环载荷测试和极限载荷测试. 结果 A组、B组、C组和D组轴向压缩刚度分别为(995.29±34.16)、(509.89±138.90)、(559.28±111.25)、(610.18±232.35) N/mm,极限载荷分别为(3225.33±461.31)、(2 008.67±237.27)、(2 705.67±496.39)、(2 395.33±403.71)N,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位移分别为(0.46±0.10)、(1.47±0.72)、(1.14±0.24)、(1.22±0.22) mm,极限测试刚度分别为(1 139.28±342.09)、(843.56±408.91)、(585.98±81.60)、(729.96±251.37) N/mm,以上项目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四枚空心钉治疗极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时,“双轴加压+双支撑稳定”新构型具有生物力学优势,而“正三角平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