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33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中的转染效率、优化转染的条件及毒性.方法 体外培养RGCs,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微泡造影剂(声诺维)为载体,用超声辐照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RGCs.实验组为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根据转染条件不同分成亚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GFP的表达,MTT法检测RGCs的活性.结果 与超声+质粒组相比,超声+微泡+质粒组RGCs转染率增加约5倍.优化转染条件后,频率300 kHz,声强 1.25 W/cm2,连续波,辐照时间60 s,微泡浓度45 μg/ml,质粒浓度50 μg/ml时,24孔板培养的RGCs转染率为(26.87±3.12)

作者:李伟;刘苏;王志刚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7 年 16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33
作者:
李伟;刘苏;王志刚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7 年 16卷 4期
标签: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基因转移技术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介导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中的转染效率、优化转染的条件及毒性.方法 体外培养RGCs,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微泡造影剂(声诺维)为载体,用超声辐照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RGCs.实验组为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根据转染条件不同分成亚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GFP的表达,MTT法检测RGCs的活性.结果 与超声+质粒组相比,超声+微泡+质粒组RGCs转染率增加约5倍.优化转染条件后,频率300 kHz,声强 1.25 W/cm2,连续波,辐照时间60 s,微泡浓度45 μg/ml,质粒浓度50 μg/ml时,24孔板培养的RGCs转染率为(26.8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