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3 | 下载20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肝和脾与树突状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的变化,深入了解RFA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影响的机制.方法 取健康SD大鼠40只,建立大鼠Walker256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治疗7 d组(16只)和治疗14 d组(14只).对照组不做治疗直接处死取材,后两组分别在RFA治疗后7 d和14 d处死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周边或消融灶周边0.5 cm范围内肝组织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a浓度和脾MIP-3β浓度.结果 对照组瘤周肝组织内MIP-1a浓度为(232.92±54.58)ng/L,RFA治疗7 d组和14 d组分别增高为(499.38±15.14)ng/L、(495.90±9.94)n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脾MIP-3β浓度为(70.08±2.67)ng/L,治疗7 d组和14 d组分别增高为(151.57±48.48)ng/L、(154.57±18.25)n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后大鼠肝局部MIP-1a和脾MIP-3β表达水平增高,后者可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迁移及分化成熟,有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恢复.

作者:范智慧;陈敏华;戴维德;吴薇;戴莹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3 | 下载:20
作者:
范智慧;陈敏华;戴维德;吴薇;戴莹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9 年 18卷 11期
标签: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肝肿瘤 实验性 Ultrasonography Catheter ablation Liver neoplasm experimental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肝和脾与树突状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的变化,深入了解RFA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影响的机制.方法 取健康SD大鼠40只,建立大鼠Walker256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治疗7 d组(16只)和治疗14 d组(14只).对照组不做治疗直接处死取材,后两组分别在RFA治疗后7 d和14 d处死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周边或消融灶周边0.5 cm范围内肝组织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a浓度和脾MIP-3β浓度.结果 对照组瘤周肝组织内MIP-1a浓度为(232.92±54.58)ng/L,RFA治疗7 d组和14 d组分别增高为(499.38±15.14)ng/L、(495.90±9.94)n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脾MIP-3β浓度为(70.08±2.67)ng/L,治疗7 d组和14 d组分别增高为(151.57±48.48)ng/L、(154.57±18.25)n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后大鼠肝局部MIP-1a和脾MIP-3β表达水平增高,后者可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迁移及分化成熟,有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