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204

目的 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占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盲法读片,回顾性分析72例周围型肺占位的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并进行分类,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名医师结合微血灌注模式的超声造影诊断率,以及造影前后诊断评分差异.结果 良性1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树枝状强化(43.8%、31.3%)、点片状强化(18.8%、25.0%)及环状强化(18.8%、18.8%);恶性5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血管状强化(46.4%、57.1%)、棉花状强化(26.8%、25.0%)及枯枝状强化(19.6%、8.9%).良、恶性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名医师对微血管灌注模式判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9).结合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2名医师的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91.1%,81.3%、75.0%和90.3%、87.5%.超声造影前,59.7%和68.1%的肺占位诊断评分为3分;超声造影后诊断3分者仅分别占1.4%和6.9%.进一步分析显示鳞癌与腺癌、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的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周围型肺占位的诊断率,利用新型微血管显像技术可显示周围型肺占位内的血管灌注模式,为鉴别诊断提供新的诊断依据.

作者:严昆;王凇;杨薇;张晖;马兰;孙宇;陈敏华

来源: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4 年 23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204
作者:
严昆;王凇;杨薇;张晖;马兰;孙宇;陈敏华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4 年 23卷 5期
标签:
超声检查 微气泡 周围型肺占位 诊断,鉴别 Ultrasonography Microbubbles Peripheral lung lesions Diagnosis,differential
目的 探讨新型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占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盲法读片,回顾性分析72例周围型肺占位的超声造影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并进行分类,比较良恶性病变的差异,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比较两名医师结合微血灌注模式的超声造影诊断率,以及造影前后诊断评分差异.结果 良性1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树枝状强化(43.8%、31.3%)、点片状强化(18.8%、25.0%)及环状强化(18.8%、18.8%);恶性56例,微血管灌注模式主要表现为血管状强化(46.4%、57.1%)、棉花状强化(26.8%、25.0%)及枯枝状强化(19.6%、8.9%).良、恶性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名医师对微血管灌注模式判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9).结合微血管灌注模式特点,2名医师的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9%、91.1%,81.3%、75.0%和90.3%、87.5%.超声造影前,59.7%和68.1%的肺占位诊断评分为3分;超声造影后诊断3分者仅分别占1.4%和6.9%.进一步分析显示鳞癌与腺癌、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的微血管灌注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周围型肺占位的诊断率,利用新型微血管显像技术可显示周围型肺占位内的血管灌注模式,为鉴别诊断提供新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