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79 | 下载288

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颅底脊索瘤和侵犯颅底的13例鼻咽癌、11例垂体瘤患者作了头颅CT、MRI检查;7例颅底脊索瘤作了MRI的多层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结果 MRI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CT,CT、MRI显示颅底中线骨质破坏作用相似.根据MRI显示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范围,颅底脊索瘤分为蝶鞍斜坡型、鼻咽型和颞枕型.颅底脊索瘤T2加权(T2 weight imaging,T2WI)信号强度明显高于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体瘤(P<0.01).MRI的MPR影像显示,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4例被肿瘤包埋,7例功能损害的外展神经均为肿瘤包绕侵蚀,3例动眼神经受压.结论 T2WI显著高信号是颅底脊索瘤的特征性MRI征象,有重要鉴别意义;MRI的MPR技术可对颅神经精确显示,在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江波;孟悛非;陈应明

来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年 36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79 | 下载:288
作者:
江波;孟悛非;陈应明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年 36卷 5期
标签:
脊索瘤 颅底肿瘤 核磁共振 体层摄影术,X线
目的研究颅底脊索瘤的CT、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6例颅底脊索瘤和侵犯颅底的13例鼻咽癌、11例垂体瘤患者作了头颅CT、MRI检查;7例颅底脊索瘤作了MRI的多层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结果 MRI反映肿瘤的部位和侵犯范围优于CT,CT、MRI显示颅底中线骨质破坏作用相似.根据MRI显示肿瘤的部位与侵犯范围,颅底脊索瘤分为蝶鞍斜坡型、鼻咽型和颞枕型.颅底脊索瘤T2加权(T2 weight imaging,T2WI)信号强度明显高于侵犯颅底的鼻咽癌和垂体瘤(P<0.01).MRI的MPR影像显示,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4例被肿瘤包埋,7例功能损害的外展神经均为肿瘤包绕侵蚀,3例动眼神经受压.结论 T2WI显著高信号是颅底脊索瘤的特征性MRI征象,有重要鉴别意义;MRI的MPR技术可对颅神经精确显示,在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