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7 | 下载146

目的 调查北京市3~14岁儿童打鼾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家庭因素对儿童打鼾情况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5年5-7月对北京市7个城区的3~14岁儿童的现状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西城、朝阳、昌平、顺义、房山、怀柔和门头沟共7个区县的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学校,共计11 420名儿童.对纳入的儿童采用儿童睡眠问卷(PSQ)调查其睡眠情况,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与睡眠相关的家庭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相关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有效数据为9 198名儿童,其中打鼾儿童901名,打鼾发生率为9.80%.男童打鼾风险高于女童,肥胖儿童具有更高的打鼾风险;与低龄儿童(≤6岁)相比,高龄儿童(≥12岁)的打鼾风险明显较低(OR=0.464,95%CI0.368~0.585);儿童足月出生、喂养方式、父母/吸烟与儿童打鼾无统计学关联;父/母打鼾会显著提高儿童打鼾风险;母亲学历为“大学及以上”是儿童打鼾的相关因素(OR=1.241,95%CI 1.058~1.457).结论 北京市儿童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的比例较高,男童、肥胖、低龄都是儿童打鼾发生的危险因素.儿童打鼾的发生与喂养方式、父/母吸烟等后天因素无统计学关联,儿童打鼾与遗传因素和母亲学历等因素有高度关联性.

作者:张欣;李晓丹;冯国双;许志飞;杜江南;王桂香;马军;胡佩瑾;阎小妍;张杰;张亚梅;刘原虎;赵靖;郑莉;陈俊;邰隽;倪鑫

来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 年 54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7 | 下载:146
作者:
张欣;李晓丹;冯国双;许志飞;杜江南;王桂香;马军;胡佩瑾;阎小妍;张杰;张亚梅;刘原虎;赵靖;郑莉;陈俊;邰隽;倪鑫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 年 54卷 12期
标签:
儿童 打鼾 家庭因素 Child Snoring Family factors
目的 调查北京市3~14岁儿童打鼾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家庭因素对儿童打鼾情况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5年5-7月对北京市7个城区的3~14岁儿童的现状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西城、朝阳、昌平、顺义、房山、怀柔和门头沟共7个区县的25所幼儿园和中小学学校,共计11 420名儿童.对纳入的儿童采用儿童睡眠问卷(PSQ)调查其睡眠情况,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与睡眠相关的家庭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相关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有效数据为9 198名儿童,其中打鼾儿童901名,打鼾发生率为9.80%.男童打鼾风险高于女童,肥胖儿童具有更高的打鼾风险;与低龄儿童(≤6岁)相比,高龄儿童(≥12岁)的打鼾风险明显较低(OR=0.464,95%CI0.368~0.585);儿童足月出生、喂养方式、父母/吸烟与儿童打鼾无统计学关联;父/母打鼾会显著提高儿童打鼾风险;母亲学历为“大学及以上”是儿童打鼾的相关因素(OR=1.241,95%CI 1.058~1.457).结论 北京市儿童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的比例较高,男童、肥胖、低龄都是儿童打鼾发生的危险因素.儿童打鼾的发生与喂养方式、父/母吸烟等后天因素无统计学关联,儿童打鼾与遗传因素和母亲学历等因素有高度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