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5 | 下载200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对川崎病小鼠模型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川崎病C57BL/6小鼠模型.48只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G-CSF治疗组及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腹腔注射),每组16只.于实验的第5~9天应用重组人G-CSF对其进行治疗.对循环EPC数量及骨髓EPC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其冠状动脉损伤的改善情况.结果 模型组于实验的第14天,冠状动脉主干周围可以见到大量炎细胞浸润,其外周血中循环EPC含量[(0.017±0.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028 ±0.007)%](t=2.037,P<0.05),56 d冠状动脉弹力层的破坏清晰可见,其循环EPC含量[(0.016±0.007)%]仍低于对照组(t=2.575,P均<0.05).治疗组于实验的第14天,冠状动脉主干周围同样可见炎细胞浸润,而其循环EPC含量[(0.042±0.015)%]较模型组高(t=4.629,P<0.05),第56天,循环EPC含量[(0.029±0.012)%]仍高于模型组(t=2.789,P<0.05),同时,冠状动脉弹力层也没有发生显著的破坏.骨髓EPC的体外功能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骨髓EPC体外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EPC的功能均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作者:陈植;刘俊峰;杜忠东;万岁桂;关云谦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5 | 下载:200
作者:
陈植;刘俊峰;杜忠东;万岁桂;关云谦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年 50卷 10期
标签:
川崎病 小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内皮祖细胞 Kawasaki disease Mice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对川崎病小鼠模型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川崎病C57BL/6小鼠模型.48只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G-CSF治疗组及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腹腔注射),每组16只.于实验的第5~9天应用重组人G-CSF对其进行治疗.对循环EPC数量及骨髓EPC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其冠状动脉损伤的改善情况.结果 模型组于实验的第14天,冠状动脉主干周围可以见到大量炎细胞浸润,其外周血中循环EPC含量[(0.017±0.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028 ±0.007)%](t=2.037,P<0.05),56 d冠状动脉弹力层的破坏清晰可见,其循环EPC含量[(0.016±0.007)%]仍低于对照组(t=2.575,P均<0.05).治疗组于实验的第14天,冠状动脉主干周围同样可见炎细胞浸润,而其循环EPC含量[(0.042±0.015)%]较模型组高(t=4.629,P<0.05),第56天,循环EPC含量[(0.029±0.012)%]仍高于模型组(t=2.789,P<0.05),同时,冠状动脉弹力层也没有发生显著的破坏.骨髓EPC的体外功能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骨髓EPC体外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均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EPC的功能均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