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25 | 下载988

目的 与传统生理盐水复苏相比较,探讨3%高渗盐水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44例(男33例,女11例),分为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24例)、3%高渗钠复苏组(HS组,20例),经静脉通路输入相应复苏液体,同时进行规范的抗休克治疗.监测液体复苏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OI,=PaO2/FiO2)、尿量、血钠,计算24 h乳酸清除率;记录24 h输液量、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小儿危重评分(PCIS)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以及28 d死亡率.结果 (1)复苏后NS组和HS组心率、MAP较复苏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各时间点的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复苏前OI比较,HS组复苏后3h明显改善[(321.8±50.7)比(296.5±58.2) mmHg(1 mmHg=0.133 kPa),t=-2.50,P=0.018],NS组复苏后24 h改善[(325.7±62.6)比(304.2±70.4)mmHg,t=-2.60,P=0.016],两组各时间点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S组复苏后1h血钠高于NS组[(138.3±3.8)比(135.0±3.5) mmol/L,t=8.77,P=0.005],随后两组血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S组6h及24h输液量(ml/kg)较NS组明显减少[6 h:(39.2±13.9)比

作者:刘霜;任晓旭;郭琳瑛;张琪;张瑾;祝益民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5 年 53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25 | 下载:988
作者:
刘霜;任晓旭;郭琳瑛;张琪;张瑾;祝益民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5 年 53卷 8期
标签:
脓毒性休克 高渗盐水 补液疗法 血流动力学 儿童 Septic shock Hypertonic saline Fluid therapy Hemodynamics Child
目的 与传统生理盐水复苏相比较,探讨3%高渗盐水在儿童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44例(男33例,女11例),分为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24例)、3%高渗钠复苏组(HS组,20例),经静脉通路输入相应复苏液体,同时进行规范的抗休克治疗.监测液体复苏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氧合指数(OI,=PaO2/FiO2)、尿量、血钠,计算24 h乳酸清除率;记录24 h输液量、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小儿危重评分(PCIS)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以及28 d死亡率.结果 (1)复苏后NS组和HS组心率、MAP较复苏前明显改善,两组间各时间点的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复苏前OI比较,HS组复苏后3h明显改善[(321.8±50.7)比(296.5±58.2) mmHg(1 mmHg=0.133 kPa),t=-2.50,P=0.018],NS组复苏后24 h改善[(325.7±62.6)比(304.2±70.4)mmHg,t=-2.60,P=0.016],两组各时间点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S组复苏后1h血钠高于NS组[(138.3±3.8)比(135.0±3.5) mmol/L,t=8.77,P=0.005],随后两组血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S组6h及24h输液量(ml/kg)较NS组明显减少[6 h:(39.2±13.9)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