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398

目的 总结经右侧颈部血管切开置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技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因小儿危重症接受ECMO治疗,并经右侧颈部血管置管建立ECMO的患儿资料,包括疾病种类、年龄、体重、置管时间、ECMO运行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共28例患儿接受ECMO治疗,3例患儿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经胸置管建立ECMO未纳入.故最终纳入25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10例,中位年龄1.8岁(1 d~13岁),中位体重12.0(2.8~50.0) kg.25例患儿均因一般机械通气不能维持或心力衰竭对常规药物治疗无反应,均为静脉-动脉转流(V-A模式)ECMO支持;均采用全身麻醉下右侧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插管,其中5例患儿术前右侧颈内静脉已置入颈静脉导管,3例患儿术前右侧颈内静脉已置入血透管,1例患儿在心肺复苏的同时置管.25例患儿均成功顺利置入插管建立ECMO,手术时间为(45±26) min,除1例动脉灌注压力过高,重新更换管道后压力恢复正常外,其余均置管一次成功;置管位置恰当,未再调整置管深度;流量满意,达到80 ~ 150 ml/(kg·min).ECMO中位运行时间为153(14~567)h,成功撤机16例,撤机成功率为64%,出院存活15例,出院存活率为60%.插管相关并发症:置管位置切口渗血6例;插管固定缝线松弛2例,误伤颈外静脉1例,

作者:闫宪刚;陆铸今;郑继翠;张文波;陆国平;贾兵

来源:中华儿科杂志 2016 年 54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9 | 下载:398
作者:
闫宪刚;陆铸今;郑继翠;张文波;陆国平;贾兵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2016 年 54卷 7期
标签:
插管法 儿童 危重病 体外膜肺氧合 Intubation Child Critically illnes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目的 总结经右侧颈部血管切开置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技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因小儿危重症接受ECMO治疗,并经右侧颈部血管置管建立ECMO的患儿资料,包括疾病种类、年龄、体重、置管时间、ECMO运行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共28例患儿接受ECMO治疗,3例患儿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经胸置管建立ECMO未纳入.故最终纳入25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10例,中位年龄1.8岁(1 d~13岁),中位体重12.0(2.8~50.0) kg.25例患儿均因一般机械通气不能维持或心力衰竭对常规药物治疗无反应,均为静脉-动脉转流(V-A模式)ECMO支持;均采用全身麻醉下右侧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插管,其中5例患儿术前右侧颈内静脉已置入颈静脉导管,3例患儿术前右侧颈内静脉已置入血透管,1例患儿在心肺复苏的同时置管.25例患儿均成功顺利置入插管建立ECMO,手术时间为(45±26) min,除1例动脉灌注压力过高,重新更换管道后压力恢复正常外,其余均置管一次成功;置管位置恰当,未再调整置管深度;流量满意,达到80 ~ 150 ml/(kg·min).ECMO中位运行时间为153(14~567)h,成功撤机16例,撤机成功率为64%,出院存活15例,出院存活率为60%.插管相关并发症:置管位置切口渗血6例;插管固定缝线松弛2例,误伤颈外静脉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