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40 | 下载132

目的 介绍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辅助性介入栓塞,特别是双重介入栓塞的经验.方法 14例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1~17岁.按照Fish分类,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8例、Ⅳ型4例.对于Ⅰ型和Ⅱ型仅由上颌动脉供血且病变只位于鼻腔内的2例患者,单纯行上颌动脉超选择的聚乙烯醇微球(PVA)栓塞;对于12例Ⅲ、Ⅳ型患者,血供来自上颌动脉和颈内动脉,病变除波及鼻腔外,还侵及颞下窝和颅底骨,行肿瘤直接穿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然后配以上颌动脉PVA栓塞的双重栓塞治疗.手术前后均行CT和MRI检查,术中行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 结果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时表现为鼻咽部的异常血管团,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14例患者均在辅助性介入栓塞后行手术摘除肿瘤.10例肿瘤分2次摘除,2例3次摘除,2例1次摘除.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1例输血800 ml,4例输血400 ml,9例未输血.结论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辅助性介入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的切除率.介入栓塞应根据血供和病变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

作者:范新东;石润杰;王德辉;王佩华;董敏俊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年 40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40 | 下载:132
作者:
范新东;石润杰;王德辉;王佩华;董敏俊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年 40卷 11期
标签:
血管瘤 鼻咽肿瘤 栓塞,治疗性 穿刺术
目的 介绍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辅助性介入栓塞,特别是双重介入栓塞的经验.方法 14例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1~17岁.按照Fish分类,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8例、Ⅳ型4例.对于Ⅰ型和Ⅱ型仅由上颌动脉供血且病变只位于鼻腔内的2例患者,单纯行上颌动脉超选择的聚乙烯醇微球(PVA)栓塞;对于12例Ⅲ、Ⅳ型患者,血供来自上颌动脉和颈内动脉,病变除波及鼻腔外,还侵及颞下窝和颅底骨,行肿瘤直接穿刺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然后配以上颌动脉PVA栓塞的双重栓塞治疗.手术前后均行CT和MRI检查,术中行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 结果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时表现为鼻咽部的异常血管团,颈外动脉的上颌动脉为主要供血动脉.14例患者均在辅助性介入栓塞后行手术摘除肿瘤.10例肿瘤分2次摘除,2例3次摘除,2例1次摘除.患者术中出血明显减少,1例输血800 ml,4例输血400 ml,9例未输血.结论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辅助性介入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肿瘤的切除率.介入栓塞应根据血供和病变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